我们无权批判“王猛”的家长,也无权评价“王猛”。因为我们无从知道到底发生过什么。如果说这件事有什么价值,应该是它再次制造出了一个关于家庭教养的讨论空间。人们再次思考,什么样的家庭教养是好的?
不谈这篇稿子本身。此次事件引发了大规模的评论,大家纷纷表示自己的父母有类似文中的行为。如果说文中能够看出父母有什么样的不足,可能我们能看到的是中国家庭中常见的一种“情感忽视”。在孩子向父母提出自己感受上的痛苦时(告诉父母自己在学校被欺负),父母没有理解到这种精神的痛苦对孩子来说的伤害,父母没有让孩子感受到情感上的支持。
趁大家都在关注这件事的时候,我们想趁机科普一下“儿童情感忽视”这件事。
或许你会困惑:一个人怎么能够知道,自己是不是被父母情感忽视的受害者呢?
如果你遭遇了来自家长的情感忽视,你可能会有这样的感受:
· 你可能会有“被拒绝感”。
当你向父母提出自己的情感需要,总会得到来自父母的回避和否认。比如,每当你试图和他们谈论你的情感,父母就显得不自在,或是转移话题。你感到在你们中间有一堵墙,你的情感需要总是撞在墙上,没有被父母接纳。
· 你可能开始“自我怀疑”。
你会怀疑自己的价值,心想:“我是不是不值得被关怀,我是不是不够好,所以他们总是忽视我的感受。”也有些时候,你可能会怀疑自己的情绪感受,你会想:“我有这样的感受,是不是我不正常?”
· 甚至,你开始为自己有情感需要感到愧疚。
你会认为是自己过于贪心,为自己的情感需要感到羞耻。有时你提出自己的情感需求,却遭到了父母的嘲笑或斥责。父母说:“我都养你、给你钱了,你还想怎样。”于是你开始自责,认为是自己要得太多。
· 最后,你可能发现自己不了解、也不提起自己的需求。
当父母问你:“你想吃什么/你想要什么”时,你发现自己总会说“随便”、“你们定就好”。如果仔细想想,你会发现不太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也不在乎自己的感受。
如果你发现自己符合以上的描述,可能你就是情感忽视的受害者。
那么,到底什么是情感忽视呢?情感忽视又怎样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如何摆脱被情感忽视的影响?
1. 情感忽视是一种“不明显的伤害”
情感忽视指:家长没有提供给孩子自己本应该给予的情感支持。面对孩子的情感需求,家长是不回应(unresponsiveness)、不可及(unavailability)和/或遗漏(omission)的。
“不回应”指的是家长不会积极响应孩子的情感需求,而是有意识地采取回避、否认或者批判的态度。比如转移话题、或是批评孩子“想太多”、“太脆弱”等等。
“不可及”指的是当孩子有情感需求时,家长没有闲暇去理会,或是由于家长不在场,所以孩子很难找到家长并向他们求助。
“遗漏”指的是家长疏忽了对孩子提供情感支持。家长可能会关注孩子其他方面的需求,但并不会过问孩子的情绪如何、是不是开心等等。
情感忽视是一种“不明显的伤害”。你很难通过外在的表现,来一个人有没有遭受情感忽视:被情感忽视的人身上没有伤痕、他们的父母也并没有对他们大吼大叫。因此,许多人直到成年以后,才发现自己在情感需求方面,有哪里不太对劲。
2. 情感忽视会造成哪些负面影响?
a. “我是自己情感的陌生人”:
对自己情绪不熟悉
在情感忽视中成长的孩子,长大后对自己的情绪并不熟悉。他们很难识别自己的情绪,也难以区分情绪与情绪之间细微的不同。因为在成长过程中,家长没有帮孩子学会识别自己的情感。
比如,一个会照料孩子情感需求的家长,在孩子哭泣的时候会关心孩子的情绪:“你现在是不是很难过?”,于是孩子明白了自己的情绪状态是“难过”;而情感忽视的家长,可能会无视孩子的眼泪,或者讥讽孩子的软弱。久而久之,孩子可能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哭,不明白自己的内在为什么有如此强烈的情绪波动。
b. “我不知道怎么让自己好过一点”:
不懂得自我关怀
被情感忽视的孩子长大后,在自己痛苦时,不会也不懂怎么进行自我关怀(self-care)。这是因为,在成长过程中,父母没有教他们如何去应对自己的负面情绪。久而久之,孩子开始否认自己的情绪需要,他们想:“既然父母不在意我的需求,说明这些需求并不重要,我不该有这些需要。”
一方面,被情感忽视者不去正视自己的需要,不去关怀自己的内心状态;另一方面,他们常常用不健康的方式去应对情绪。许多被情感忽视者时常感到有种空虚感,Webb博士认为这是他们用空虚来掩盖自己的其他情绪。
c. “我没事,我很好,我不想要”:
不向他人提自己的情感需求
被情绪忽视的孩子长大以后,他们也不常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这可能是因为他们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怀,于是倾向于认为别人都不会提供支持,产生了“习得性无助”。
他们不再相信被人会回应自己的需求。而由于他们不表露需求,别人更加不清楚他们想要什么,甚至可能因为他们的不信任而远离他们。
d. “我搞不懂你为什么难过”:
忽视他人的情感需要
在情感忽视中长大的孩子,也容易忽视他人的情感需要。我们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推测他人的需求,而被情感忽视者长期不关注自己的情绪,因此也不会注意到他人的情感需求,或是虽然能意识到他人情绪低落,却不知道该怎么让别人好起来。
有些家长之所以会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是因为他们自己也是情感忽视的受害者:这些家长在小时候,同样也被自己的父母情感忽视。
当你和这样的家长相处时,你能感受到他们对情感需求的不重视,比如他们会更多地看重生理需求,他们会说:“你现在至少不会饿死”。你会发现他们也不常表露自己的感情,或是用很不健康的方式来应对情绪,比如他们一旦生气了就关在房间里,或是抽烟喝闷酒等等。
* “以自我为中心”、“完美主义”、“工作狂”也是导致家长忽视孩子的原因。
a. 对“以自我为中心”的家长而言,他们自己的需求是第一位的,孩子只是满足自己需求的工具。他们不会去关注自己孩子需要什么;即使关注,其目的更多是为了实现自己的需要,比如哄骗孩子:“只要你考得好,我就带你去游乐场玩。”而背后的目的是为了与同事进行攀比。
当你和这样的家长相处时,你时常会有种被利用感,可能你会觉得自己好像总得“围着他们的需求转”。他们可能只强调自己的需求,却从没有过问一句“你需要什么”。当你与他们沟通时,你会发现说话的中心总是被转移到对方身上。
b. 完美主义者的父母用不切实际的高标准来要求孩子。如果你的父母是完美主义者,你可能觉得自己总是做得不够好,得到的更多是指责而不是夸赞。于是你一方面感到挫败,变得不敢为自己的成就自豪,因为这些成功在父母眼里根本不算什么;另一方面,你又怀有期望,认为只要自己做得够好,就可以得到父母的鼓励。而不敢相信:“我已经足够好了,是父母的标准过高。”
c. 而有些家长会情感忽视自己的孩子,是因为他们沉迷于工作,有时也是家里经济的需要。
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摆脱被情感忽视的影响呢?Webb博士指出,虽然被情感忽视的小孩没有从父母那获得足够的情感支持,但是他们可以学着识别与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她提出了几点建议——
1. 学会管理情绪:识别-接受-归因-行动
既然情绪的产生有背后的缘由,那么找出情绪产生的原因,能够提升人们的情绪管理能力。对此,Webb博士建议当你感受到某种情绪时,可以采取“识别-接受-归因-行动”的步骤来应对它:
第一步:识别(Identify)情感。说出自己的情感是什么,是快乐、悲伤、还是愧疚等等。可以试着从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学习更多用来表达情绪的词汇。
第二步:接受(Accept)情感。用不评判的态度去观察自己的情感。不要对自己说:“我现在的情感不好”,而是问自己:“我现在感受怎么样?我身体是什么感觉?如果情绪有颜色,它是什么颜色?”等等。
第三步:对情感进行归因(Attribute)。问自己: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是刚才哪个因素让我产生了这样的感受?如果你一下子找不到理由,你可以想想上一次有类似情绪时,是什么情境。
第四步:考虑是否将情绪变为行动(Action)。首先,感受一下这种情绪让你有哪些行为冲动,比如是不是想打眼前的人,或是想要唱歌。随后,仔细地观察周围,在内心描绘看到的情境,比如“我看到对方身边有许多帮手”,评估自己的行为冲动是不是合适。如果不合适,考虑用其他行为代替,比如将打人,变为踢路边的石子等。
2. 用“充满爱意而坚定”的方式进行自我对话
在情感忽视中长大的人们不擅长自我抚慰。当他们遇到挫折时,他们不会宽慰自己,反而会加倍自责。于是,日常生活里不断的自我攻击,持续地折磨他们,更加影响之后在学习、工作中的表现。
Webb博士建议人们去学会用“充满爱意而坚定”的方式来自我对话。其中,“充满爱意”意味着当你失败后,用温和的言语自我鼓励,至少不要用恶劣的语句攻击自己。
而“坚定”指的是:在我们尝试积极的自我对话时,脑海里时常还是会冒出负面的声音,比如“你只是在骗自己”。在这时,你需要坚定地继续自我鼓励,并对那些声音说:“你们只是我的念头,不是事实。”来减少这些负面声音的影响。
除了以上的方法外,如果你是一个情感忽视者,你还可以多靠近能够关怀我们情绪的人,向他们学习如何照顾情绪需求。
试着筛选你的社交关系,从中选出那些会关心你的情绪的人:他们会在你遇到挫折后,不仅仅给予建议,也会提供情感的支持。和他们在一起时,你会逐渐感到他们能够理解你的感受,并且会回应你的情绪变化。
社会性事件的讨论,如果被用来当作抒发偏见的借口、或者只是作为网上口诛笔伐的情绪宣泄口,都是毫无意义的。我们需要做的,是把这次事件激发的大量注意力、以及大家讨论这一事件的热情,引导向更有意义的科普性学习和讨论。
批评父母或者孩子都很容易,但让中国的家庭调整含蓄的文化、变得更加善于表达爱却是现实的挑战。向前一代人宣战很容易,与他们不同却很难。已经成年的我们,应当明白一件事:我们的人生固然受到儿时经历的影响,但归根结底是我们自己要对自己成年后的人生负起责任。甚至,要为未来你们的家庭关系负起一部分的责任。
我们要理解过去对我们造成了什么,也要有力量去选择未来要成为什么。今晚伴着这个思考入睡吧~ 以上,晚安。
References:
Webb, J. (2012). Running onEmpty: OvercomeYour Childhood Emotional Neglect. New York, NY:Morgan James Publishing.
Young, R., Lennie, S., & Minnis,H.(2011). 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parental emotional neglect and control andpsychopathology.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52(8), 889-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