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喜欢拿原生家庭来归结于自己的不幸呢? 3个回答
近期,我时常在社交媒体和日常交流中,听到人们频繁提及“原生家庭”作为解释个人困境、不幸或性格缺陷的根源。这种趋势让我感到困惑又好奇,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将一切不如意归咎于原生家庭?是否这是一种逃避自我成长和责任的借口?还是我们真的在某种程度上被童年的经历深深塑造,以至于难以摆脱其影响?我渴望理解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以及如何在正视原生家庭影响的同时,也能找到自我成长和改变的路径。希望通过心理咨询,获得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视角,学会如何在复杂的人生旅途中,既拥抱过去,又勇敢地走向未来。
匿名用户 2024-09-23 01:52:50
花解语心理室 打赏
将个人的不幸归咎于原生家庭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这背后有多种心理和社会学原因:
1. 人们天生就有寻求解释和理解自己行为及其后果的倾向。当面对个人的挑战、不幸或困境时,原生家庭作为个体成长和形成的第一个社会环境,自然成为寻找原因的首要场所。理解自己的起点可以帮助个体解释现在的状态。
2. 心理学研究表明,童年经历对个人的心理发展和行为模式有着深远的影响。原生家庭的环境、父母的行为方式、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都可能对个体的自我认识、情感调节能力以及后来的人际关系产生影响。因此,很多人倾向于将个人问题的根源追溯到家庭环境中。
3. 责任转移:在某些情况下,将不幸归咎于原生家庭可能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通过将责任外化来减轻个人的自责和不适感。这可以是一种短期内有效的自我保护方式,但如果过度依赖,可能会阻碍个体采取行动改变自己的情况。
4. 寻求控制感:了解影响自己的因素可以帮助人们感到有一定的控制感。通过识别和理解原生家庭的影响,个体可能会认为自己能够通过改变思考和行为模式来克服这些影响,从而获得改善现状的可能性。
5. 社会和文化认同:在许多文化中,家庭被视为形塑个体身份和价值观的核心。因此,社会和文化背景也可能鼓励人们探索和反思原生家庭的影响,作为理解自己的一种方式。
虽然原生家庭确实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重要的是要认识到,成人后个体有能力并且有责任为自己的行为和幸福负责。在理解了原生家庭的影响后,采取积极的步骤去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同时,每个个体的行为,选择,和不幸和社会文化有很强的关联,大多数是时代的产物。
有时候,我们要为我们的不幸去归因,也可以想想社会学的观点。我们和我们的家庭都是社会文化的产物。所以想要根本的改变,我认为不仅需要意识到家庭层面,社交经历等的影响,也要考虑到我们的社会文化。我们对自己不幸的解释是归于我们所处的社会价值观下的价值考量。
费咏梅 向TA咨询 打赏
如果你们看了够多网上原生家庭不幸福的人的帖子,你们就不会提出这种挺冒犯的问题。
更诡异的是类似的问题下的评论里总有些带孝子居高临下拉踩一通,肉眼可见他们的赛博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原生家庭幸福的人是永远理解不了原生家庭不幸的人所遭受的身心损伤,另外我认为真正原生家庭幸福的人是具备善良和同理心的。
硬要切题,事实就是有的人的不幸实打实的来自于他们的原生家庭。
我就遇到过很多,有因为父母不喜欢ta的性别,把ta一个胳膊打断而落下终身残疾的,初中就被迫辍学出去谋生,吃尽了苦受尽了罪。还有人因长期遭受原生家庭问题困扰而患上抑郁症没几年就紫砂走了。
然而更多的原生家庭不幸福的人都清楚的知道,走不出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完全是自己的问题,我就是其中的一员。
以踩踏阴沟里的老鼠为乐,我挺不能理解有的人的品性。
张庆仪 向TA咨询 打赏
一个人,不会拿他经历外的不幸,来塑造自己的受害者身份。
尽管铺天盖地的原生家庭有罪论,让很多人反感,觉得这不过是借口。但困境中的人,是看不见、听不见这些嘲讽和贬斥的,因为这是他们活下去的生机。
锦衣玉食的人,不会觉得一个馒头有多美味,唯有真正饥肠辘辘的人,才知道一个馒头相当于一条命,最起码能多活个一两天。生命的可贵,不是特殊情况,是无法闪现的。
原生家庭爆火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是,我国的家文化是社会结构的基础。当我回到家里,去解决问题的时候,我发现它是无解的,各种因素掺杂其中。
不了解的人,往往觉得原生家庭指的是,父母和家里那么几个人的爱恨情仇。其实不然,原生家庭指的是,在成长阶段,对一个人产生严重影响的事件。
之所以,出现的往往是负面事件,是因为年少时,无法被自己解决,需要留到未来去处理。显而易见的是,他的家庭因为各种因素没有帮他解决,或是没有能力,或是忽视。
那么,责怪自己的家庭就成了一种必然,因为的确这一块是缺失的。表面看起来,是家庭这一块缺失了,可以从他人(社会)方面自学,实际上,社会支持系统也没做好。
这就导致,一个孩子即使主动,也无法从家庭和社会中获得支撑。这还不是等靠要,而是他在周围环境中接触不到行之有效的方式,想破脑袋也无法破局。
他怎么能不愤恨呢?尤其在他长大后,发现困扰自己的可能就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凡当时有人能站在他的立场上支持、点拨一下,或许自己就不会挣扎这许多年。
横在人心里的一根刺,刚开始的时候可能很小,积年累月也会生根发芽。什么时候会疼痛难忍呢?自己过得不好的时候。
人都有难过的时候,也会牵扯出一系列的陈年旧事,现实生活中也有人反复去说,放到网上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至少我们能看到的是)
能意识到并且想办法面对、解决,已经走上了转变的道路,也说明,人们在拿回自己人生的主动权,这也是成长、走向独立的一部分。
这里指的独立不是不与人交往、合作,而是内心强大,敢于独自面对、承担。方式各有不同,有用就行,突破口也不止原生家庭,端看个人目的了。
求助问答
当时代让人焦虑,普通人如何对抗这种无力感,不得不说,焦虑已经成为当下社会最热的话题,似乎 " 不焦虑不足以谈人生 "。
去看看10月4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英文版)发表了一项对于2010年到2022年 中国抑郁症的队列研究,发现重度和轻度至中度抑郁症都会提高中国人口的死亡率。这种影响在男性、城市居民、年轻人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中尤为明显。
去看看抑郁症严重程度最简单的判断方式,一般而言,根据症状的数量、类型以及严重程度,抑郁症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去看看最近看《拜托了冰箱》,郑爽说,如果你曾经得过重度抑郁症,那么你应该是一个值得交往的人。这句话给我的印象很深刻。
去看看近期,有一位家长在微信上和我聊到这样一个话题:“战胜抑郁症的人是不是相当于涅槃重生?”希望我对这个话题以及网上很多的回复,谈谈自己的想法。
去看看恐惧和焦虑可致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生理反应,与心理及身体健康均有关。识别症状类型并了解潜在健康问题,如哮喘、心血管疾病等,对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去看看